黑客帝国1》观后感?
一、必须说出口的:
自99年《黑客帝国》上映,全球史无前例的刮起了一阵“黑客”狂潮,最时尚的电影理念、最酷的演员造型、最豪华奢侈的特效场景吸引了全球了众多的影迷,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观众仍然对从电影院中走出那瞬间的惊呼记忆犹新:电影竟然可以这样震撼人心!黑客帝国这股狂潮愈演愈烈,伴随电影产生的派生品相继问世,黑客迷们趋之若鹜欣喜若狂,配合电影发行的电影短片、电影动画、电脑游戏甚至服饰、文具都是激动的黑客迷执著的追逐。
成功电影的为制造商带来了惊人的丰厚利润,面对这部投资成本过亿(美元)的电影,制造商难掩内心的兴奋坦言:《黑客》一、《黑客》二每投入一美元的成本,就能为他们带来至少十美元的纯利润,并且乐观的预计《黑客》三上世之后将为他们赢得《黑客》一、《黑客》二收益总和的1.5倍,粗略估计约三十亿美元,实际情况是:《黑客三》仅在北京地区预售电影票前三天,票房就突破了200万人民币。
转眼间四年过去,《黑客》钓足了全球黑客迷的胃口,影迷们非但没有遗忘黑客帝国的神话,反而更加狂热。把2003年命名为“黑客之年”更是理所当然。为了报答全球影迷的厚爱(为了杜绝、防止盗版)《黑客帝国3-革命》选择了零时差的(更加商业化的)运作方式---2003年11月5日《黑客帝国-革命》在全世界同步播放。
2003年11月5日又一个神话诞生了!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神话永远不会破灭!
二、诸神之精神支柱:
看《蜘蛛侠》到结尾的时候,那个肥胖的小个子男人居然也郑重其事的站在星条旗面前,不禁哑然失笑。
有时候我觉得美国人挺幼稚,他们是这样乐衷扮演救世主的一群,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眼角眉梢写满野心,动不动就拿国旗当个事,星条旗恨不能插的满世界都是。
好莱坞在屏幕前不厌其烦的把美国人装扮成世界宪兵,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恰是凭借了“heal the wrold”这样的勇气,《黑客》的筋骨救世主the ONE –NEO问世了。
三、百家饭-千种滋味:
1)我一直不赞成《黑客》是给全世界影迷的厚礼这种说法。先是有人站出来高呼:《黑客》不属于文科生。我要补充的是:严格的说《黑客》系列属于年轻人,属于那一群年轻的电玩爱好者。
不是反感特效,但是《黑客》系列中美轮美奂的特效最终喧宾夺主,Neo成了配角或群众演员多少有些失望,与其说观众们在观看电影不如说一群玩家陶醉于电玩游戏中。这样华丽的特效是奢靡腐败的,避重就轻忽略了剧本情节甚至演员的演技(一件皮大衣、一幅墨镜、一张面无表情的面孔?),我眼中电影辉煌的时刻已经悄然离去了,现在电影依赖特效如同鱼儿需要水,如同《终结者》《哈利伯特》《指环王》《古墓丽影》,例如《终结者》中两个机械人的打斗甚为突出,观众的感觉如同嚼蜡(早不是鸡肋)。
十年前我是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观看《辛德勒的名单》啊!
过分的依靠特效和电脑制作对《黑客》本身就是个强烈的讽刺,人,究竟是不能离开机器的,哪怕一部电影。
2)沃绰斯基兄弟这对导演搭档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传达灌输太多的内容,《黑客》系列吸纳了各电影届的各个精英共同完成这理想。
武术指导袁和平重担压肩,屏幕上Neo、Smith扭扭捏捏白鹤梁翅,中国拳法讲究:精、气、神,我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大碍,时下流行暴力电影,《Kill Bill》《查理的天使》同样让女人同样舞枪弄棒,电影中是不是应该加入:此电影纯属虚构,小朋友不可模仿!的字幕呢?
《卧虎藏龙》中余秀莲望着怀抱中的李慕白恳求:给我一点希望!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文化,她是绵延的,包含底蕴却不抑扬于神色中的,不能揣测也不要妄图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其她交融。古文如此、诗词歌赋如此、茶道如此、中国功夫也如此,除非高山流水、松鹤互映、白云深处这样的境界,中国功夫的精髓不能被好莱坞机械人理解并同化。
3)哲学理念的介入无疑是《黑客》成功的元素之一“波德里亚”“苏格拉底”“柏拉图”“庄子”“圣经”“宇宙起源说”等词语在诸多在影评中频频跃入眼帘,其中有一篇影评的标题是:前文明世界的宇宙辩证。我绝对没有批判他们的意图,这些影评都写的很好,有如坠深渊迷雾的错觉。
《黑客》放映后,一位外国记者专门写了一本书记录并整理了电影涉及的哲学理念因此一抛走红。影迷们惊呼:啊!这样伟大的电影!电影加上了耀眼的光圈,电影中出现的门牌号对应的《圣经》告诉我们。。。。。。出现的车牌号《圣经》告诉我们。。。。。。主人公的名字揭示了。。。。。全世界因《黑客》系列掀起了哲学狂澜。
如同深奥的电影一样,影评们或教材或骈体文一样深奥。
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受,黑客迷狂热执著的不停迷惑、探索、发现,上纲上线怕是必然的结局(让我联想起了矩阵中被机械迷惑的99%的人)。电影终究不是教科书,不需要扮演传教士的角色,倘若电影和观众都偏离了自己的坐标和方向,电影如何娱乐大众呢!
四、结束?开端?
耐人寻味的是《黑客帝国三-革命》中出现的“革命”是复数形式:revolutions!
那暗示:革命(神话)刚刚开始,革命(神话)仍然要继续(矩阵经过第六次升级,将更加强大,who is the next Neo?)!
《黑客》中有一句对白很经典:Neo,你要透过腐败的肉身观察本质!
电影永远是电影!
震撼吗?那也不过是一部电影!
《黑客帝国》表达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黑客帝国这部电影基本接近了世界的真相。物质世界并非真实存在,只是众生灵性最深处的业力的幻化成像。由众生的意根攀缘而入此四大聚合的身体,因此感知世界的存在。犹如缸中之脑。宇宙是有生命的。他的创造力来自众生的妄想执着。在这个宇宙幻境中,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是世界大戏法的创造者和扮演者。在宇宙的最深处,有一个储存每个众生创造的脚本数据的“真如性海”。每个众生的意根具有随时上传和下载数据的功能,而且是凡夫无法觉察的高速带宽。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在意根下载的业习中完成。要想改变命运,只有终止意根的下载功能,或者加强自主的定力,不被意根下载的业习影响自己的决策。说到底,就是降服自己的意根。至于降服之后如何全部掌控真如性海的一切数据和使用方法,那就需要进一步觉悟了。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最好能结合影片《黑客帝国》来讲。
《黑客帝国》话语中的人生哲学观浅析
1 关于电影
《黑客帝国》于1999年复活节周末上映,上映后因其诡异的故事情节和卓越的电影特效立即引起轰动。随后几年内陆续推出2部续集。然而最完美、最后好评的还是99年的这一部。
可以说《黑客帝国》的成功,是在科技的发展为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就如《阿凡达》,导演 James Cameron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创作好剧本。而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无法拍摄出预期的效果,于是延期到2010年才搬上荧幕。在另一方面,《黑客帝国》的成功也是剧本的成功。Wachowski Brothers,即Andy Wachowski和Larry Wachowski合力编写的这本剧本中融合众多哲学问题,例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佛教、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正如片中Morpheus所言,“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world. You don‟t know what, but it‟s there. Like a splinter in your mind…driving you mad.” 《黑客帝国》让这些平时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统统摆到眼前,引发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反思。
2 《黑客帝国》和哲学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电影中涉及到诸多哲学问题,下面就结合影片情节加起分析。
2.1 两个洞穴的传说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也就是洞穴的寓言故事。洞穴里的囚犯们脖子上、手上以及脚上都戴着镣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因此他们对于其他的生活方式根本就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当看守他们的人以木偶剧的形式在火堆的亮光中传递动物人物的时候,影子就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墙上。囚犯们就观看墙上的影子,不是真实动物的影子而是雕刻出来的的动物的影子。而且造成这些影子的是火光,而不是可能形成影子的光,即阳光。然而,这些囚犯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囚犯,他们不会怀疑,除了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以外还有任何的真实。然而,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囚犯被释放了,被拖出来到了外面的世界,透过太阳的光他看到了事情本来的真实面目。他没有自私地呆在外面的大好世界里,而是返回洞里去告诉其他的人真相,然而其他人却用嘲笑和抵抗来回报他的好心,他们认为他是神志不清了才会胡说八道。
这个故事和Neo的故事很相似。正如Neo被从母体中解放出来,并看到了人类被母体控制,成为母体电池的这一现实。而对Neo所面对的这个残酷的现实,原剧本是这样描写的:
“It is Neo. He is bald and naked, his body slick with gelatin. Dizzy, nauseous, he waits for his vision to focus. He is standing in an oval capsule of clear alloy filed with red gelatin, the surface of which has solidified like curdled milk. The IVs in his arms are plugged into outlets that appear to be grafted to his flesh. He feels the weight of another cable and reaches to the back of his head where he finds an enormous coaxial plugged and locked into the base of his skull.”
Neo在现实世界醒来后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处境。像一个布娃娃被无数黑色的电缆线所束缚,困在母体所创造的幻觉里。没有自由,犹如囚犯。当然,Neo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这和两个洞穴故事中被释放的囚犯所接触的新世界有天壤之别。相反的,这样的处境和当初的苏格拉底很相似。作为柏拉图的老师[1],苏格拉底试图让人们注意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真实
黑客帝国表达了对世界本原问题什么样的思考?
《红楼梦》第四回中,贾宝玉云游太虚幻境,只见得一副对联镌刻在大石牌坊之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以此联诠释《黑客帝国》,竟也恰到好处。
当生存的世界被证明是一场虚幻,那么还有什么值得相信?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用类似基督死而复生的故事,宣告了矩阵世界里救世主的诞生。他们提出了这个样一个概念,如同电脑游戏中的作弊器一般,你了解了这个虚拟世界的运行规则,就能无所不能。于是,在牛逼哄哄的子弹时间中,新世界的神横空出世。
当你认定这是一场人类与机器的终极较量,导演却在续作中抛出了更大的包袱。最后的反抗基地锡安是假的,救世主是假的,所有人的努力,不过是母体的一个自我纠错程序。而最终的对决,也不是在苟延残喘的人类解放军与矩阵母体之间,而是与工程师达成妥协的尼奥和变异的病毒程序史密斯特工的大决战。尼奥的自我牺牲换得了觉醒者们在锡安中的生存权力,尽管,他们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仍然生活在另外一个梦中。
为什么我们人类会做梦,我看黑客帝国忽然给了我一些启示,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人的大脑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我们并不了解,我也怀疑大脑会把我们接触的信息过滤,所以你的说法也是有可能的。我认为不是电脑这么简单,而是有一个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和能力范围的大意识在监控我们,人类之于大意识就像蝼蚁之于上帝,是完全无法抗衡的。
骇客帝国读后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黑客帝国》是一部典型的西方科幻片,作为一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电影,它运用了多种元素来吸引观众,例如枪战、中国功夫、电脑特技、爱情、背叛,当然最扣人心弦的还是人类与电脑人之间的战争。这个主题在科幻片中反复出现,既反映了人类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人类对于科技发展是否能带来真正幸福的深刻怀疑。虽然其表现形式是非常通俗的,但却恰恰是高科技时代人类关注自身处境的、因而也是最有意义的思考。我甚至认为,它比那些分析哲学家们非常严谨的推理更具有哲学的本真意义。然而真正使得《黑客帝国》超出普通科幻片之上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却是其更加深刻的宗教内涵,是其关于虚拟现实的宗教启示。
一、故事梗概
电影原名为Matrix,意思是母体或子宫,在影片中是指一个由电脑所制造的虚拟世界。在2199年左右,电脑人战胜了人类,统治了整个地球。它们把所有的人都浸泡在营养液中,在人身上接通许多电线,输入由电脑控制的电流刺激,模拟出人的全部感觉、经验、思维和想象。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由电脑所制造的活生生的虚拟世界中,谁也不知道自己全部的生活竟是一个幻觉,谁也无法从这场大梦中觉醒。这就是无所不在又不为人知的Matrix。但是以默菲斯为首的反抗者,仍然在地心坚持战斗,他们要破坏Matrix,戳穿这个总体性的幻觉,使全人类获得觉悟。他们进入虚拟世界,以黑客的手段来进行破坏。在多次失败之后,他们发现了黑客尼奥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全人类的救世主。在虚拟世界中,安德森表面上是一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可是作为化名尼奥的黑客,他对这个虚拟世界的秩序心怀不满,经常攻击电脑网络,并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感到怀疑,开始追问什么是Matrix。保卫虚拟世界的警察逮捕了安德森,并要逼迫他协助警察追捕反抗首领默菲斯。
但是默菲斯等反抗战士最终说服了安德森,并帮助他回到了真实世界。安德森抛弃了他在虚拟世界中被规定的角色,以尼奥为名开始了恢复真实世界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学习过程,尼奥首先恢复了其真实的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在模拟Matrix的其它虚拟世界中,他学会了中国功夫,领悟了虚拟世界的虚幻性。然后他们进入虚拟世界与电脑人特工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最终解放了人类,恢复了真实的生活,使人类从一场巨大的幻梦中觉醒过来。
论《黑客帝国》的大道理~!
讨论这个没必要,这种似是而非可东可西可公可母的问题讨论起来完全是浪费时间,人人都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在母体或者不在。况且人类存在于何处是哲学家的事,我等凡人不管在哪只管好好生活就是了。何况这个操蛋的世界还是很值得苟且的活下去的。
黑客帝国的道理
【Matrix的前世今生】-----黑客帝国全解析
转自pop社区
作者bmw2222
当我在11月5日下午2点整坐在华纳公司的电影院里,等着Matrix完结篇全球同步开始的时候,心里的不能说是平静的。我看到虽然是周四的下午,还是有很多人都从公司里,从学校里逃了出来,这个最大厅竟然坐无虚席。连第一排都坐满了人。我实在怀疑他们在离银幕只有几米的距离下,怎么看得舒服?电影开始后,奇怪的感觉马上就来了。从5月看第二集到11月看第三集,因为情节上是紧接着的,而且,周三我才去了IMAX看数码版复习了一遍第二集,我突然一阵恍惚,觉得这6个月怎么一下子就过来了,我好像还是在6个月前还是坐在这个厅里看第二集刚刚结束的感觉。混沌之感满足于心。影片结束后,贪婪的我坐在椅子上把片尾的字幕全部看完,还不愿意离去。先不说片子的好坏和启发。最大的感觉就是失落感,因为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再去这样期待一部电影!现在再期待,也已经结束了,心里空荡荡的...............
这个系列的电影已经完全结束,大家的讨论是一浪高过一浪。给大家转一个我最信服的观点过来,希望有所帮助。当然了最后的答案,应该都在那张超级庞大的9张D9盘里,大家到时候看的时候,打开导演音轨,一切就都明白了。
我看了很多有观MATRIX的评论,发现有些仁兄或者是没看MATRIX动画版或者是没玩MATRIX游戏版,他们对MATRIX一知半解,对MATRIX这个结构逻辑严密的系统有一些不正确(或者说是非官方)的解释,而这些解释所衍生出的种种“浪漫““奇幻“的猜想(如ZION虚拟说,NEO超能力说,甚至在科幻片里最忌讳的宗教神秘说等等)让人哭笑不得,我不得不把各个版本MATRIX里对MATRIX系统的各种描述做个总结,让大家对电影的情节有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