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才能知道电脑有没有中“木马病毒”?
具体如下:
一、CPU的利用率在电脑没有处理任何任务的时候通常都是百分之零到百分之一的如果系统没有运行任何程序和任务而且利用率超过10%那一定是有古怪的,这个时候就千万要注意了。
二、进程,电脑在没有任何处理任务和程序的时候一般进程都是很熟悉的,如果进程中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点exe的进程那么这个时候可要注意了。一般系统进程都是很标准的英文或者英文所限,例如alg.exe,如果实在无法判断某一个进程是否为病毒木马程序,可以把这个进程的名字记下来,百度一下马上就会有答案了!
三、看网络流量及端口号
看网络流量这里以360防火墙为例吧
怎样才是中了木马病毒
下载软件请到正规软件官网下载,也可以到各大应用商店中下载软件,请勿到陌生网址进行下载。若手机中存在木马或者病毒程序,请尝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清除:
安装一款安全软件(例如:手机管家等)。以手机管家为例,打开手机管家,点击主界面上的一键体检即可自动检测手机中存在的病毒,点击一键清除即可删除。
若是无法开机或无法进行解决请尝试到手机品牌官网下载刷机包和工具对手机进行完整恢复,若无法自行处理请送到手机品牌官方售后进行维修。
中了木马病毒怎么判断?
如果电脑中了病毒,一般都是会有异常的,不过有些病毒是看不出的,所以这里还是比较推荐用杀毒软件这种比较专业的来进行判断,像我就是用的腾讯电脑管家,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保持开启状态,如果中了木马病毒什么的,就会第一时间发出提示,然后进行杀除,而且他现在除了用小红伞引擎,还配合使用他的自研TAV引擎,这个也是目前国内比较给力的引擎,是我国唯一获得VB1000和西海岸实验室两大国际评测机构认证的杀毒引擎。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再继续追问哦~
如何看是否中了木马病毒??
木马通常有两个可执行程序:一个是客户端,即控制端,另一个是服务端,即被控制端。木马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木马被发现,而采用多种手段隐藏木马。木马的服务一旦运行,电脑就会有一个或几个端口被打开,黑客就可以利用控制端进入运行了服务端的电脑,甚至可以控制被种者的电脑,所以被种者的安全和个人隐私也就全无保障了!
随着微软的操作系统从Win9X过渡到WinNT系统(包括2000/xp/2003),微软的任务管理器也一下子“脱胎换骨”,变得“火眼金睛”起来 (在Win9X中,只需要将进程注册为系统服务就能够从进程查看器中隐形,可是这一切在WinNT中却完全不同,无论木马从端口、启动文件上如何巧妙地隐藏自己,始终都不能欺骗WinNT的任务管理器),这使得以前在win9X操作系统下靠将进程注册为系统服务就能够从任务管理器中隐形的木马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所以木马的开发者及时调整了开发思路,转入了开发可以躲避WinNT的任务管理器的进程查询的动态嵌入式DLL木马。
要弄清楚什么是动态嵌入式DLL木马,我们必须要先了解Windows系统的另一种“可执行文件”——DLL,DLL是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的缩写,DLL文件是Windows的基础,因为所有的API函数都是在DLL中实现的。DLL文件没有程序逻辑,是由多个功能函数构成,它并不能独立运行,DLL文件一般都是由进程加载并调用的。
因为DLL文件不能独立运行,所以在进程列表中并不会出现DLL。所以木马的开发者就通过编写动态嵌入式DLL木马,并且通过别的进程来运行它,那么无论是入侵检测软件还是进程列表中,都只会出现那个进程而并不会出现那个DLL木马。如果那个进程是可信进程(例如资源管理器Explorer.exe),那么就没人会怀疑DLL文件也是个木马了。从而木马就又实现了自己的隐蔽性的功能,所以,预防DLL木马也是相当重要的。
在WinNT系统,DLL木马一般都藏在System32目录下(因为System32是系统文件存放的目录,里面的文件很多,在里面隐藏当然很方便了),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安装好系统和必要的应用程序后,对该目录下的EXE和DLL文件作一次记录: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出现DOS命令行模式—输入cd\回车,再输入cd C:\Windows\System32回车,这就转换目录到了System32目录(要还是不知道怎么进入的,请参看DOS的cd命令的使用),输入命令:dir *.exeexebackup.txt dir *.dlldllbackup.txt回车。
这样,我们就把System32目录下所有的exe文件和所有的dll文件都记录在exebackup.txt和dllbackup.txt里面了。日后如发现系统异常而用传统的方法又查不出问题时,则要考虑是不是系统中已经潜入了DLL木马。
这时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将System32目录下的EXE和DLL文件记录到另外exebackup1.txt和dllbackup1.txt中,然后运行 CMD—fc exebackup.txt exebackup1.txtdifferent.txt fc dllbackup.txt dllbackup1.txtdifferent.txt(使用FC命令比较前后两次的DLL和EXE文件,并将结果输入到 different.txt中),这样我们就能发现一些多出来的DLL和EXE文件,然后通过查看创建时间、版本、是否经过压缩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是不是已经被DLL木马光顾了。
没有是最好,如果有的话也不要直接删除掉,可以先把它移到回收站里,若系统没有异常反应再将之彻底删除,或者把DLL文件上报给反病毒研究中心检查。
最后,防治木马的危害,专家建议大家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安装反病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并及时升级。
第二,把个人防火墙设置好安全等级,防止未知程序向外传送数据。
第三,使用安全性比较好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工具。
第四,操作系统的补丁要经常进行更新。
第五,不要随便打开陌生网友传送的文件和下载、使用破解软件。
相信大家只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治木马并不是那么可怕的。
如何判断木马病毒?
你好,1.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减慢。 2.计算机系统经常无故发生死机。 3.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长度发生变化。 4.计算机存储的容量异常减少。 5.系统引导速度减慢。 6.丢失文件或文件损坏。 7.计算机屏幕上出现异常显示。 8.计算机系统的蜂鸣器出现异常声响。 9.磁盘卷标发生变化。 10.系统不识别硬盘。 11.对存储系统异常访问。 12.键盘输入异常。 13.文件的日期、时间、属性等发生变化。 14.文件无法正确读取、复制或打开。 15.命令执行出现错误。 16.虚假报警。 17.换当前盘。有些病毒会将当前盘切换到C盘。 18.时钟倒转。有些病毒会命名系统时间倒转,逆向计时。 19.WINDOWS操作系统无故频繁出现错误。 20.系统异常重新启动。 21.一些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22.异常要求用户输入密码。 23.WORD或EXCEL提示执行“宏”。 24.是不应驻留内存的程序驻留内存,25,找回密码丢失,26.上网异常,联网慢,不能联网。延时大等
当电脑中了病毒之后,总有一些异常的表现。下面就一些常见异常表现逐一说明。
1.qq、MSN的异常登录提醒
2.网络游戏登录时发现装备丢失或和你上次下线时的位置不符,甚至用正确的密码无法登录
3. 有时会突然发现你的鼠标不听使唤,在你不动鼠标的时候,鼠标也会移动,并且还会点击有关按钮进行操作
4.正常上网时,突然感觉很慢,硬盘灯在闪烁,就象你平时在COPY文件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攻击者在尝试COPY你的文件,在大量COPY文件时,磁盘的读写明显会增加,系统也会变慢。此时,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拔掉网线,立即检查你的系统进程是否异常。
5.当你准备使用摄像头时,系统提示,该设备正在使用中
6.在你没有使用网络资源时,你发现网卡灯在不停闪烁
如果你设定为连接后显示状态,你还会发现屏幕右下角的网卡图标在闪
正常情况下,当你少用或不用网络资源时,网卡的闪烁会不明显,通过网络传递的数据流量也不会太高。 (无线网络攻击的几个常见方法)
最后用户还可以借助一些软件来观察网络活动情况,以检查系统是否被入侵。
1、注意检查防火墙软件的工作状态
比如腾讯电脑管家官网。在网络状态页,会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仔细查看相关连接。如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使用的软件在连接到远程计算机,就要小心了。
2、推荐使用tcpview,可以非常清晰的查看当前网络的活动状态
一般的木马连接,是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查看到结果的。
3、使用腾讯电脑管家官网进行在线诊断,特别注意全面诊断的进程项
清理专家会对每一项进行安全评估,当遇到未知项时,需要特别小心。
4、管家工具箱的进程管理器
可以查找可疑文件,帮你简单的检查危险程序所在
通过以上方法的判断,你就不会再出现中了木马病毒都不觉察的情况了。
腾讯电脑管家企业平台: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手机有没有中木马病毒?
可以通过安装安全软件来排查手机是否中了木马病毒。
安装一个安全类软件,以手机管家为例,打开手机管家,可自动检查手机是否中了木马,如果手机中了木马病毒,点击首页上的一键体检即可查杀系统中的病毒,并自动彻底清除。
若提示无法删除很可能是权限不足导致的,病毒一般都是存在于系统分区中,正常的卸载方式无法卸载,即使是恢复出厂设置也无法将其删除,必须有ROOT权限才能卸载。
获取ROOT权限可以使用电脑端的一键ROOT工具进行,例如:KINGROOT、ROOT精灵等。然后对手机管家进行授权再深度查杀即可彻底删除。
扩展资料:
解决手机中病毒恶意扣费的两种方法:
第一个是可以直接通过自己手机电话卡所属的通讯公司来查询相关的手机恶意扣费情况。可以到对应的营业厅,也可以通过手机拨打官方电话号码的人工服务进行查询。
另外一种方式是,在遇到任何恶意扣费的情况下,一定不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回复,或者是点击,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扣费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