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黑客技术,黑客教程,网络黑客,渗透测试,破解软件

木马病毒网站是什么(什么叫木马病毒)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木马病毒和是钓鱼网站,是怎样行骗的

病毒木马是一种破坏系统、盗窃用户资料的程序软件。

钓鱼网站是指伪装成正规网站来行骗的网站。

木马病毒会尽可能地伪装成正常的程序、替代系统文件、进行一系列的乔装打扮来先欺骗用户并进入电脑。进入用户的电脑后,就可以干想干的事了。

钓鱼网站么?前面已经说明了,做个和正规网站差不多的网站,甚至可能只有一两页是假的,而里面大多数连接都是指向真正的网站。而做的假网站里,可能会有病毒木马,也可能直接叫你输入一些账号密码。

请问木马病毒网站有没有安全风险?

木马病毒网站,是你打开以后会想办法在你电脑上运行,病毒或木马。

然后盗取你的游戏账号,银行账号等信息。

欺诈型网站,一般上面没有病毒木马,而是一个仿真程度比较高的网站,诱使你去输入你的账号和密码,然后当你点击登陆以后,他们的后台会获取到你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也就完成了他们的目的。

本质的区别就是,木马病毒网站更好防范一点,他是在你不知不觉中盗号的。

欺诈网站,是难以防范的,需要你自己细心的观察。

建议使用金山毒霸+猎豹浏览器,有效阻止欺诈网站,当您看到猎豹提醒改网站为钓鱼网站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关掉吧。金山毒霸会在后台拦截下网站的木马和病毒,最大程度的保护您的安全。而且如果您使用毒霸和猎豹,还在网购的时候被钓鱼网站欺诈了,金山毒霸会赔偿您的损失。

什么是木马网站

木马,又名特洛伊木马,其名称取自古希腊神话的特洛伊木马记,它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为了达到控制服务端主机的目的,木马往往要采用各种手段达到激活自己、加载运行的目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马常用的激活方式。

在Win.ini中启动

在Win.ini的[windows]字段中有启动命令“load=”和“run=”,在一般情况下“=”后面是空白的,如果后面跟着程序,比如:

run=c:windows ile.exe

load=c:windows ile.exe

这个file.exe很可能就是木马程序!

修改文件关联

修改文件关联是木马们常用手段(主要是国产木马,老外的木马大都没有这个功能),比方说正常情况下TXT文件的打开方式为Notepad.exe文件,但一旦中了文件关联木马,则TXT文件打开方式就会被修改为用木马程序打开,如著名的国产木马冰河。“冰河”就是通过修改HKEY_CLASSES_ROOT xtfileshellopenmmand下的键值,将“C:WINDOWSNOTEPAD.EXE %1”改为“C:WINDOWSSYSTEMSYSEXPLR.EXE %1”,这样当你双击一个TXT文件,原本应用Notepad打开该文件的,现在却变成启动木马程序了,好狠毒哦!请大家注意,不仅仅是TXT文件,其他诸如HTM、EXE、ZIP、COM等都是木马的目标,要小心喽。对付这类木马,只能经常检查HKEY_CLASSES_ROOT文件类型shellopenmmand主键,查看其键值是否正常。

捆绑文件

实现这种触发条件首先要控制端和服务端已通过木马建立连接,然后控制端用户用工具软件将木马文件和某一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原文件,这样即使木马被删除了,只要运行捆绑了木马的应用程序,木马又会被安装上去了。绑定到某一应用程序中,如绑定到系统文件,那么每一次Windows启动均会启动木马。

在System.ini中启动

System.ini位于Windows的安装目录下,其[boot]字段的shell=Explorer.exe是木马喜欢的隐蔽加载之所,木马通常的做法是将该句变为这样:shell=Explorer.exe file.exe,注意这里的file.exe就是木马服务端程序!

另外,在System.ini中的[386Enh]字段,要注意检查在此段内的“driver=路径程序名”,这里也有可能被木马所利用。

再有,在System.ini中的[mic]、[drivers]、[drivers32]这三个字段,它们起到加载驱动程序的作用,但也是添加木马程序的好场所。

利用注册表加载运行

如下所示的注册表位置都是木马喜好的藏身之处,赶快检查一下,有什么程序在其下: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HKEY_USERS.Default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在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中加载运行

请大家注意,在C盘根目录下的这两个文件也可以启动木马。但这种加载方式一般都需要控制端用户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后,将已添加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这两个文件才行,而且采用这种方式不是很隐蔽,容易被发现。所以在Autoexec.bat和Config.sys中加载木马程序的并不多见,但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在Winstart.bat中启动

Winstart.bat是一个特殊性丝毫不亚于Autoexec.bat的批处理文件,它也是一个能自动被Windows加载运行的文件。它多数情况下为应用程序及Windows自动生成,在执行了Win.com并加载了多数驱动程序之后开始执行(这一点可通过启动时按[F8]键再选择逐步跟踪启动过程的启动方式得知)。由于Autoexec.bat的功能可以由Winstart.bat代替完成,因此木马完全可以像在Autoexec.bat中那样被加载运行。

“反弹端口”型木马的主动连接方式

什么叫“反弹端口”型木马呢?作者经过分析防火墙的特性后发现:大多数的防火墙对于由外面连入本机的连接往往会进行非常严格的过滤,但是对于由本机发出的连接却疏于防范(当然有的防火墙两方面都很严格)。于是,与一般的木马相反,“反弹端口”型木马的服务端(被控制端)使用主动端口,客户端(控制端)使用被动端口,当要建立连接时,由客户端通过FTP主页空间告诉服务端:“现在开始连接我吧!”,并进入监听状态,服务端收到通知后,就会开始连接客户端。为了隐蔽起见,客户端的监听端口一般开在80,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端口扫描软件检查自己的端口,发现的也是类似“TCP 服务端的IP地址:1026,客户端的IP地址:80 ESTABLISHED”的情况,稍微疏忽一点你就会以为是自己在浏览网页。防火墙也会如此认为,大概没有哪个防火墙会不给用户向外连接80端口吧。这类木马的典型代表就是“网络神偷”。由于这类木马仍然要在注册表中建立键值,因此只要留意注册表的变化就不难查到它们。

尽管木马很狡猾,善于伪装和隐藏自己,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只要我们摸清规律,掌握一定的方法,还是能够防范的。消除对木马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其实,只要你能加倍小心,加强防范,相信木马将会离你远去!

这里推荐大家运用最新病毒库的卡巴斯基杀毒软件或者ZoneAlarm英文版进行防治!

  • 评论列表:
  •  绿邪性许
     发布于 2022-07-15 21:07:02  回复该评论
  • .exe,注意这里的file.exe就是木马服务端程序! 另外,在System.ini中的[386Enh]字段,要注意检查在此段内的“driver=路径程序名”,这里也有可能被木马所利用。 再有,在System.ini中的[mic]、[drivers]、[drivers32]这三个字
  •  听弧寄认
     发布于 2022-07-15 21:41:38  回复该评论
  • 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在Winstart.bat中启动 Winstart.bat是一个特殊性丝毫不亚于Autoexec.bat的批处理文件,它也是一个能自动被Windows加载运行的文件。它多数情况下为应用程序及Windows自动生成,在执行了Win.com并加载了多数驱
  •  南殷枝桠
     发布于 2022-07-15 15:37:31  回复该评论
  • exec.bat和Config.sys中加载木马程序的并不多见,但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 在Winstart.bat中启动 Winstart.bat是一个特殊性丝毫不亚于Autoexec.bat的批处理文件,它也是一个能自动被Windows加载运行的文
  •  柔侣长野
     发布于 2022-07-15 11:22:35  回复该评论
  • 接都是指向真正的网站。而做的假网站里,可能会有病毒木马,也可能直接叫你输入一些账号密码。请问木马病毒网站有没有安全风险?木马病毒网站,是你打开以后会想办法在你电脑上运行,病毒或木马。然后盗取你的游戏账号,银行账号等信息。欺诈型网站,一
  •  莣萳掩吻
     发布于 2022-07-15 17:31:22  回复该评论
  • 马们常用手段(主要是国产木马,老外的木马大都没有这个功能),比方说正常情况下TXT文件的打开方式为Notepad.exe文件,但一旦中了文件关联木马,则TXT文件打

发表评论: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