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听说中国有个黑客超越了凯文·米特尼克,不知是不是真的!
- 2、微软捕获的第一个中国黑客-刘蝶雨
- 3、他是中国身价最高的黑客,15岁考进985的神童,后来怎样?
- 4、3分钟黑掉阿里的“黑客男孩”,马云给500万年薪,现在怎么样了?
听说中国有个黑客超越了凯文·米特尼克,不知是不是真的!
他是日本的好不好,楼主我对你无语了
一次米特尼克发现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一名“黑客“,便翻开看,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这个“黑客”是他自己。后来,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正因如此,一次意外,米特尼克被捕了。由于当时网络犯罪很新鲜,法律也没有先例,法院只有将米特尼克关进了“少年犯管所”。于是米特尼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网络犯罪而入狱的人。但是没多久,米特尼克就被保释出来了。他当然不可能改掉以前的坏毛病。脆弱的网络系统对他具有巨大的挑战。他把攻击目标转向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接连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破坏其网络系统,并造成这些公司的巨额损失。1988年他因非法入侵他人系统而再次入狱。由于重犯,这次他连保释的机会都没有了。米特被处一年徒刑,并且被禁止从事电脑网络的工作。等他出狱后,联邦调查局又收买了米特尼克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诱使米特尼克再次攻击网站,以便再次把他抓进去。结果——米特尼克竟上钩了,但毕竟身手不凡,在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后,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追捕令发出前就逃离了。通过手中高超的技术,米特尼克在逃跑的过程中,还控制了当地的电脑系统,使得以知道关于追踪他的一切资料。
后来,联邦调查局请到了被称为“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的日裔美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下村勉开始了其漫长而艰难的缉拿米特行动。他费尽周折,马不停蹄,终于在1995年发现了米特尼克的行踪,并通知联邦调查局将其捉获。1995年2月,米特尼克再次被送上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看着第一次见面的下村勉,由衷地说:“你好呀,下村,我很钦佩你的技术。”这一次,米特尼克被处4年处徒刑。在米特尼克入狱期间,全世界黑客都联合起来,一致要求释放米特尼克,并通过为不断的攻击各大政府网站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要求。这群黑客甚至还专门制了一个名为“释放凯文”的网站。1999年米特尼克终于获准出狱。出狱后他便不断地在世界各地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演讲。
微软捕获的第一个中国黑客-刘蝶雨
《成长》:微软捕获中国黑客刘蝶雨大约在5年前,即1998年夏天,李开复第一次来到北京组建研究院的时候,口袋里揣着微软公司雄心勃勃的计划: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到100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那时候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在北京中关村希格玛大厦落了脚。
从那时到今天,积聚在北京微软研究院里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改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的年轻人已经有400多人。如今世界上第一流的5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100篇中有5篇是从这个研究院出去的。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大学校园。
2003年初,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与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一起探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群“微软小子”的成功之路,即他们如何从普通人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这正是本书的主题。
发现了一个黑客,在中国!
“我们发现了一个黑客,在中国。”
2003年1月的一个早上,张亚勤来到办公室,打开电子邮箱,这一行字立即弹出来。
邮件来自微软公司总部的安全小组。该小组的职责之一是监视因特网浏览器在全球的运行情况,专门寻找“臭虫”,然后弥补,同时还要监视网络上面神出鬼没的“黑客”行踪。
对于微软公司来说,网上“黑客”的性质是不同的。有些“黑客”的确对微软抱着敌意,专门寻找微软软件产品中的“臭虫”,利用软件本身存在的漏洞,去攻击那些软件使用者。这种攻击带有极大的破坏性,还让微软公司难堪。另外一些“黑客”则纯粹属于“技术狂”,他们专找大公司产品的毛病。
“可以肯定他是一个中国的学生,”他们告诉张亚勤,“在湘潭大学读书,名叫刘蝶雨。”
湖南·湘潭大学·刘蝶雨
刘蝶雨坐在他的拥挤不堪的房间里,盯着电脑屏幕,目不转睛,已经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那上面是微软公司最得意的产品之一“因特网浏览器”。他知道他想找的东西就在那里面,他已经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可它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他一边想,一边用手指敲击键盘。就在那一瞬间,“因特网浏览器”出了麻烦。
他咧开一嘴大板牙,嘿嘿笑了:“我破坏了它的规则,是不是?”
他身边有不少恨微软的人,看了他做的事情,不免大快人心。开心完了,又在猜测微软那边的动向。“真奇怪,”有个同学对他说,“微软还没有对你采取行动啊?”
正说笑着,电话铃声响了。他拿起来,就听那边有个声音说:“我是微软的。”
刘蝶雨当即目瞪口呆。
“也许你愿意和我们合作”
电话这边真是微软的,叫林斌,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新技术开发部的经理。他接到张亚勤转发的邮件,按图索骥,很容易地找到了刘蝶雨。
“我们找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林斌感觉到对方的紧张,希望缓解气氛。
对方“啊”了一声,还是不说话。
林斌似乎想起了什么,赶忙自我介绍。说自己在北京,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一个工程师小组。
“啊,啊。”
“我只是微软的一个技术人员。”
“啊,啊。”
“我们的院长是张亚勤。他是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
“啊,啊。”
“我曾经参加了视窗2000的制作。”
“那很酷。”对方终于说话了。
“我们对你的工作非常感兴趣。”
“啊。”刘蝶雨又不说话了。
“我们很想请你到北京来看看。也许你愿意和我们合作。”
“啊……”
“你寒假如果没有事的话就来吧。坐飞机坐火车都行。我们负责你的旅行费。”
“我很愿意。”刘蝶雨说,“也许吧。”
“他们是微软的吗?”
蝶雨放下电话,心里还在咚咚跳。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年头骗子太多啦。他们是微软的吗?”接着又一个念头:“就算他们是真的,到底为什么找我呢?该不是要把我关起来吧?”
蝶雨这样想着,第一次感觉到“黑客帝国”的惊险离奇。
实际上他不喜欢别人叫他“黑客”。“我没见过黑客。”有一次他这样说,“有的人把人家的网站都弄垮,叫黑客;有的人技术很好,也叫黑客。黑客的意思太多了,如果你认为黑客也是好人,那我就是黑客。”
说老实话,他完全是在不经意中走上这条路的,只是带着几分好奇、几分兴趣,还有几分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
事情是从2002年6月30日开始的。那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举了不少例子说明怎样发现一个程序中的错误。很多在刘蝶雨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顿时变得简单了,就像文章作者说的,“并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知识和多高明的技巧,你只要从特殊的角度去看它。”
“我也一定能做到。”刘蝶雨这样想。
他的思路屡试不爽,他在微软的“浏览器”上到处找,不停地找到“臭虫”,但是微软也在找他。现在,微软终于找到他了。
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
林斌放下电话,就去找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的经理王谨,请她安排刘蝶雨在寒假期间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来实习。
“这些都可以是假的。我只认电子邮件。”王谨觉得自己似乎不能说服刘蝶雨,只好转回头来找林斌:“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有意思啊?他问你是不是微软的?”
林斌的电话再次来到湘潭:“你相信电子邮件,那很好,我们的电子邮件地址有‘微软’字样,这不会有假吧?”
春节过后,蝶雨终于来到希格玛大厦。
林斌致电微软总部,说他们要找到的“黑客”现在就在他身边。
“太棒了。”对方兴奋地说,“我们在一起开个会吧。”
“你们想要我做什么?”
林斌对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如果想继续在‘浏览器’上找‘臭虫’。我们总部的产品组可以和你合作。你找到漏洞,他们马上弥补,打包,然后再给你。你能得到最新的程序,还没有公布的。”
两个人正在说着,蝶雨的手机响了。那是他父亲从湘潭打来的。
“没问题,我很安全。”蝶雨对着听筒说,又抬起头看着林斌:“我觉得你们微软和外面说的不大一样。”
总部佩服得一塌糊涂
蝶雨开始工作了。连续7天,他在“因特网浏览器”上找到7个“臭虫”,一天一个,而且都是很难找到的。他自己很兴奋,微软总部的人更兴奋,惊叹“这个人怎么这么厉害”。
“他的工作简直太好了。”林斌说。
第八天,林斌给了蝶雨一本书,是专门讲怎样编写安全代码的。作者是微软公司产品部门的一个经理,在书中列举了程序员常犯的错误,极为精致周到,所以这本书成为微软程序员的必读书。
林斌说:“读读这本书,你能更好地发现程序员的弱点在哪里。”
蝶雨大喜,拿回去看了第一章,脑子里面马上有了新主意。他试图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直接深入到书的作者领导的那个小组中去。
林斌听了他的想法,觉得不会有结果:“书是他自己写的,他不会在他领导的小组里犯错误。”
但是蝶雨更相信自己的直觉。
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蝶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发起了他的“战役”。当他使用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个字母的时候,“浏览器”没有任何问题。他继续扩张到第二种方式,仍然没有问题。他一口气做下去,不断扩张出新的表达方式,字符串延伸到第81次,系统的毛病显示出来,他笑了,再接再厉,扩张出至少两百种变化,字符串形成前所未有的长度。结果发现,从第81种变化开始,一直到第100种,系统都会出现问题,最后他莫名其妙地进入一个银行的网页。
“真是太绝了。”林斌说,“别人的测试,只变化十几次、二十次,已经不得了。实际上他的变化是从0到200多次。就是在中间一个短暂的阶段,他发现了问题。问题报告总部,那边的人佩服得一塌糊涂。”
“这种测试,我们根本想像不到。”微软总部的安全小组回电说。
作者简介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著名记者和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主要著作有《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
“微软小子”的成长模型
1.他们的成长与优越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
2.严格的家庭教育与宽松的家庭教育都能使孩子成才,当然,这些微软小子无一例外希望有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
3.考试的“第一名”与后来的成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在学生时期?他们更多地处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们的座右铭是“不必在意名次”。
4.80%的人在中学和大学时期拥有广泛的兴趣,而不只是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他们用在背课本和做习题上的时间,大大低于同学中的平均值。
5.他们并没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商,事实是,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情商都显示出比智商更重要。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6.他们全都在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优秀的老师,而这些老师之所以让他们难以忘怀,奥秘全在课堂之外。例如:教他们如何做人,教他们如何学习,告诉他们朝哪个方向发展。
7.作者还将“微软小子”称为E学生,即他们具有高情商(EQ),将学习视为乐趣(Enjoy),追求卓越(Excellence)。这显然与传统应试教育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而忽视开发学生情商相悖。
他是中国身价最高的黑客,15岁考进985的神童,后来怎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对于黑客并没有太明确的认识,很多人印象中他们都是属于“电脑玩得很厉害”的人。而伴随着网络迅速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黑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互联网渗透到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今天,一名顶级黑客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可以成为军事利器、成为企业核心、也能成为互联网的灾难。在中国,提到互联网公司,很多人最先会想到阿里巴巴,各个领域均有涉猎的阿里公司像一台功能繁多又庞大的机器,这么多年它能一直安全运行,离不开一位天才黑客的功劳,他也是今天本文的主人公——中国天才黑客吴瀚清。
看到吴瀚清的第一眼,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一个相貌普通身材偏瘦的小伙子,放到人堆里可能很多人不会看第二眼。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却是国内黑客中最顶尖的人才。吴瀚清出生在湖南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聪明是当地有名的小神童,15岁考入985高校西安交大的少年班。了解过各大高校少年班的人应该知道,能进入这个班级的都是各地有名的高智商学生。而吴瀚清的高智商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更体现在网络技术上。他16岁创建安全信息组织“幻影论坛”,集结了当时国内很多顶级的安全技术人才,当时的吴瀚清就已经在国内黑客圈子里闯出了名气。
21岁大学毕业,吴瀚清选中了阿里巴巴,在面试时吴瀚清被要求展示自己的技术。结果吴瀚清当着面试官,花了3分钟左右便黑进了阿里巴巴内网一台路由设备,使得阿里内网中断,就这样吴瀚清留在阿里巴巴。可以说,吴瀚清毕业就是人生巅峰的开始,后面的几年里一路开挂的人生更是彪悍。
23岁时,吴瀚清已成为阿里最年轻的高级技术专家;28岁时,吴瀚清带领团队抵御了当时互联网史上最大的DDoS攻击;30岁时作为阿里首席安全专家每天帮助中国37%的网站抵御16亿次黑客攻击;32岁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这个奖项的设立旨在寻找改变世界的牛人,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都曾是该荣誉的获得者。
可以说,阿里的领头人是马云,但真正为阿里保驾护航的是吴瀚清。这位中国传奇的黑客,在国际上也极富名气,吴瀚清曾被多次邀请在国际安全会议上演讲,是当之无愧国内互联网安全技术领军人物。
马云之所以敢自信的表示黑客黑不了阿里巴巴,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有吴瀚清这样的大佬坐镇,像他这样顶尖的白帽黑客,是黑帽黑客最怕的安全技术大神。很多人好奇吴瀚清在阿里能拿多少钱,网上有数据表示,吴瀚清年薪在500万左右,堪称中国身价最高的黑客之一,但我想这数据只可能多不会少,因为俗话说“千金易得,人才难求”,马云肯定也懂这个道理。
3分钟黑掉阿里的“黑客男孩”,马云给500万年薪,现在怎么样了?
这位“黑客男孩”叫吴翰清,是中国三大顶尖黑客,另外两位和他一样的天才黑客,都进过监狱了。一位是缔造熊猫烧香病毒的李俊,当时只有24岁,很多人都认识他;还有一位年仅16岁就做出震惊网友的事情,先是黑入天涯内部发放了几个亿的讨论币,然后又黑入1腾讯,还直接告诉腾讯自己黑了腾讯的网络,这个天才黑客叫鄢奉天。
吴翰清的人生非常彪悍,直接在黑客领域封神了,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马云,做出了非常正确的选择。他和阿里的缘分很有意思,当时年仅21岁的吴翰清去阿里面试,HR问他会有什么技能的时候,吴翰清默默在HR捣鼓了起来,3分钟后把阿里的仪态路由器给黑掉了,还引起了阿里内部的小恐慌。然后吴翰清就成为了阿里最年轻的技术专家,和阿里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后来马云给了他500万的年薪,在阿里工作 七年之后,吴翰清选择了自己创业,但是后来还是被阿里收购了,因为经营不善,无以为继。和阿里巴巴的缘分又开始了。现在的吴翰清是阿里巴巴网络安全这的负责人,现在在圈内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2017年MIT TR评选35位可以改变世界的人中就有吴翰清的名字。
吴翰清的彪悍人生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了,15岁就考入西安交大的“少年班”,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霸。现在看三位顶尖黑客的结局,另外两位的技术不会比吴翰清差到哪里去,但是显然吴翰清的人生可以说是最成功了。